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隆重举行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
【本网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浙江大学、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于2017年12月20-23日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杭州峰会主会场)隆重举行。
图1: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开幕式现场
每年一届的西湖论坛都以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主线,已经成为浙江机器人产业与国际机器人产业集群良性互动的行业盛会,是浙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今年的论坛以“机器人与智能时代”为主题,以国际化和适度超前的视角设置了多个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话题,围绕世界机器人的最新技术趋势、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行业热点,邀请全球机器人领域著名科学家和业界领袖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机器人集群代表,及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科技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和机器人企业界代表等达3000多人次参加论坛主报告大会和各专题论坛,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的浙江大学、拓峰科技、浙江工业大学、新松机器人、国自机器人、恒丰泰、娃哈哈、中科伺尔沃、钱江机器人、万丰机器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厚达科技智能装备公司、埃夫特机器人、高博机器人、中亚机械、爱科电子、国辰机器人、南江机器人、瓿达科技、赫瓦机器人、梧斯源通信科技、哲达科技、仁赢科技、嘉善旭业达、台达电子、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丽水机器人产业联盟、金华技师学院、嘉兴学院等会员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论坛各项活动。这是一场胸怀机器人产业发展,是一次不分国界,不限语言的国际交流盛会,也是一场分享“知者”与“智者”的思想与观点的盛宴。
本届论坛由“机器人与智能时代”、“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两场主旨论坛,和《“机器人+”智能制造》、 《国际机器人产业集群合作高层沙龙》、 《机器人教育》、 《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创新》、 《机器人小镇合作与发展》五场专题论坛、中外机器人展览展示和萧山机器人小镇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暨机器人博展中心开放活动等四个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多元,凸显专业特性。不仅有业界泰斗的行业动态分析,有学术大佬把握技术方向,有技术精英来阐述他们的创新思想,也会有政府权威来解读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同时还有一批青年人来分享他们各自在机器人领域里的创新创业的经验。
本届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孙优贤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福田敏男教授,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约克大学张丹教授,美国TEXAS A&M大学宋德臻教授,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田苗教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立宁教授,韩国大庆机器人企业振兴协会会长KIM CHANG HO先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先生,ABB德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丁昊博士,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博士,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邹风山研究员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汇聚一堂,以不同角度的切入点,剖析机器人与智能时代、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机器人教育与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创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今天、明天和未来,为浙江机器人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浙江省经信委、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市政府、萧山区政府、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科委、杭州市科协及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出席了论坛,并在开幕式致辞或大会演讲及参加论坛各项活动。
以务实、高端、高效、公益为核心价值的西湖论坛,就正如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希望通过论坛,达到交流思想、理念与技术、分享经验与成果,促进合作与友谊的目的,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科研人员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技术方向,也为促进各地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规律的更深认识和把握,有利于中国乃至于全球机器人技术和产业更加健康良性的发展。
大咖云集,论道产业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国内人工智能技术泰斗李德毅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成为人类应用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切入点,成为先进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人类已进入智能社会。”
面对这一制胜未来的产业,浙江企业早已先知先觉,先行布局了。在京东首个无人仓库里,就用上了来自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
中国已连续三年,登顶世界工业机器人最大消费国,浙江工业机器人用量又占据全国第一。如何让机器人消费大省走向机器人产业强省?如何让浙江众多的传统企业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中能够实现华丽转身,再创新时代辉煌?如何让“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呈现强大的社会发展驱动力。
作为本次论坛承办单位之一的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其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更是走在全省前列,是浙江机器人产业的先行区之一。目前积极打造的萧山机器人小镇是浙江目前公布的两批79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中唯一一个直接以“机器人”命名的特色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核心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现已有超过30家的机器人生产企业落户小镇,从核心零部件、系统到整机等初步形成了机器人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萧山正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加速发展,以系列扶持政策为支撑,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大平台,以机器人小镇为主载体,重点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重点企业、苗子企业,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鼓励发展服务机器人,积极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努力打造以“机器人、专业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云工厂”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链,着力做大机器人产业,加快构建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
图2: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开幕式现场
论坛亮点
重量级嘉宾剖析人工智能市场环境,助推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
21日上午,李德毅院士、谭建荣院士、凌云副主任、福田敏男教授、朱世强教授、KIM CHANG HO会长、高屋建瓴地阐释了“机器人与智能时代”主旨论坛。
图3:机器人与智能时代主题论坛现场
李德毅院士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四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他认为,智能时代已经从动力工具转向发展智力工具,劳动力的红利已经不及智能红利。企业今后的发展,规模与人口已不再是单一的衡量标准,智能机器人的多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但是2015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49台,而全球平均是69台,韩国高达531台,差距巨大,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制造业的下一个风口!‘机器换人’势在必行!”李德毅院士认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他认为,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做混合学习,已经证明机器智能获取人类知识的速度远大于生物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扩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侣,已改变了人类的生长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对于AI未来的发展,李德毅院士认为,中国将成为机器人最大市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只有原创性的智能科学技术,才使我们成为机器人产品或机器人市场规定的制定者和主导者。
图5:谭建荣院士做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主题演讲中指出,企业是机器人应用的重点,从技术上说,当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在应用中遇到运动精确性、作业平稳性、布局多样性和操作易用性等难点,谭建荣院士指出“用机器换人,还做原来的产品,附加值不高,要通过创新设计,用机器人技术做新产品、新工艺,这才是机器人应用的最大价值。”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则在主论坛用大量数据阐释了浙江省政府提出“机器换人”战略后,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浙江省2016年在役的机器人有4.2万,占全国的12%,目前居全国第一。根据统计,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大大高出全国3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浙江在役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20台/万人以上。”凌云副主任分析,这虽然高于全球69台/万人的机器人密度水平,但仍低于韩国531台/万人的机器人密度水平。
图7:朱世强会长做主题报告
对此,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教授亦提出“浙江明显的特点就是应用需求,由于浙江实施了机器换人,极大地激发了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于是浙江成为我们国家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因此培育了一批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还在成长过程中,从目前而言,还没有非常强大的机器人企业。”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技术突破。第二,精准的需求挖掘和需求的完美实现。第三,希望以打造联合体的形式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福田敏男教授以《日本仿生机器人发展与应用》为报告主题,向大家讲述纳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KIM CHANG HO会长在会议上指出工业革命,集群对全球的影响。
图8: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主旨论坛现场
在“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张丹教授、丁昊博士、王田苗教授、邹风山院长、宋德臻教授、孙立宁教授、王世海总经理围绕该主题,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从国际环境--张丹教授的《加拿大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展望》到国内环境--邹风山院长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从机器人主流--孙立宁《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到机器人分支--丁昊博士《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发展》、王田苗教授《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应用趋势》与宋德臻教授《传感器融合及应用:从无人驾驶、机器人宇航员到路轨检测》,及王世海总经理的《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在智能产业领域的投资实践》,对“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主旨论坛全方位的进行阐释及建议。
全球化升级
“一带一路”助推国际合作步伐
在世界机器人发展的版图上,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分别占据着军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高地。
美国在军事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机器人软件领域也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用于国防、军事领域中国的特种机器人研发进展方面引人注目。
以德国库卡、瑞士ABB为代表的欧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始终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如今,欧盟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程也处于世界前列。
特别是,德国提出的以“智能工厂”为重心的“工业4.0计划”的出台,更是有效地推动了欧洲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不再是只拥有固定的流水线作业方式,而是向灵活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型。
以服务机器人发展见长的日本作为一个电子产业极其发达的老牌国家,近年来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期望引领物联网时代机器人的发展。
由于机器人交叉学科带来的挑战,多国家、多学科的机器人合作是必然趋势,对浙江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正好给产学研界“走出去”、“引进来”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浙江与世界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最新技术的对接与合作?如何与国际机器人集群进行紧密合作,深度融合?
20日下午,在国际机器人产业集群合作高层沙龙上,各国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先生、韩国大庆机器人企业振兴协会会长KIM CHANG HO先生等嘉宾除了给大家带来很多精彩分享之外,还就国际机器人产业、机器人展览、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国际标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和共建良好的国际机器人发展生态环境开展深入探讨。
期间,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ZRIA)与韩国大庆机器人企业振兴协会、韩国机器人产业振兴院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按照双方协议内容,中韩双方将在杭州建设和运营韩国机器人中心(以下称KRC),以促进中韩两国间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ZRIA协助韩方在杭州合作建设运行KRC。中方将在支持政策法律、海关税务、人员招聘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建立中韩双方在机器人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及政府之间联系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机器人集群代表通道,并制定定期交流制度等,以推动中韩机器人产业共同发展。
图9: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德国、日本机器人产业集群合影
平行会议,深度挖掘机器人专项领域
21日下午,举行了三场平行会议:机器人教育专题论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峰会、机器人小镇合作专题论坛。
图10:机器人教育论坛现场
机器人教育专题论坛:张建伟教授、陆国栋教授、王鸿钧总监、刘涛所长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其中张建伟教授在机器人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中,就如何把科学研究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能够通过任务等的结合,做了详细阐释,让台下代表印象深刻。会上不仅举行了“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启动仪式,还发布了仿人类机器人征文竞赛获奖名单,论坛内容丰富多彩,台下座无虚席。
图11: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峰会现场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峰会: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博士,银杏谷资本创始人陈向明总裁,华立集团董事局汪力成主席,作了精彩演讲,会上还举行了[产业融合·接力浙商]2018创新计划发起仪式,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创新机遇”主题的企业界大咖圆桌会议,并发布了浙商人工智能榜单并颁奖,协会会员单位国辰机器人、仁赢科技、艾米机器人荣登榜单。
图12:机器人小镇合作与发展论坛嘉宾合影
机器人小镇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萧山机器人小镇邀请了专家学者、业界领袖、政府领导共聚一堂,为下一步小镇发展思路指引方向,联合上海、重庆、河南、安徽、浙江等地10个机器人小镇(产业园)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举行了以萧山机器人小镇为基地发起成立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联盟的揭牌仪式。联盟秘书处设在萧山机器人小镇,其成员包括机器人小镇(产业园)、机器人产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旨在引领和推动全国机器人小镇及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联盟成立后,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推动上下游合作、产需对接和区域合作、机器人产业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以及组织重大共性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机器人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图14:兰建平院长作报告
22日下午,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为《“机器人+”智能制造》专题论坛做了开场报告《我省推进智能制造的有关思考与建议》,引用了大量官方数据,精准的描绘浙江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升级的全景图,并在信息产业如何培育几个要素方面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他指出“传统产业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产方式的滞后。数据化、互联网化、信息化,对传统企业改造至关重要。”并对如何加快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全面推广“机器换人”,加强企业自动化技术改造;二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推进企业上云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此外,与会专家还就该主题提出“新时代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4.0’与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实践”等话题,客观分析对比国内外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情况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实现从机器人大国到强国转变的具体路径。
图15:智能制造专家高端访谈活动现场
会议的下半场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智能制造专家高端访谈活动,访谈活动由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主持,邀请了丁昊教授、孙立宁教授、李正刚总经理、王明兴处长、徐赤副主席、王富康副总经理六位智能制造专家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萧山机器人小镇展览展示中心
图16:萧山机器人小镇展览展示中心
12月20日,浙江第一家机器人专业展览中心—机器人博展中心在萧山机器人小镇开馆。作为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的分会场,机器人博展中心展出了20多种机器人相关产品,呈现了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科技成果。在展示馆可以看到综合了自主运动、音视频智能识别、危险预警、人脸识别等多种智能技术德泽机器人、国辰牵星、新松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国自机器人,凯尔达,也有专注于护理健康领域的国辰迈联,3D增材打印的杭州辉锐,四大家族之一ABB公司也带来了最新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超强体验。
展馆现场高科技感十足。模拟真实鱼进行游动的机械鱼、模拟飞机空中飞行的飞机驾驶模拟,扬琴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画像机器人、双足跳舞机器人……这些酷炫的黑科技、炫目的神奇穿戴,好玩又补脑的中外机器人展览展示,都能让公众能够亲身感知未来产业已经到来的真实性,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在互动区可以和各种形态不一的机器人来一次未来与现实的邂逅。
“特色小镇可以作为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引进一些龙头企业,也有一些研发孵化的企业,把他机器人应用的范围扩大。”小镇负责人陈笑说,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全产业链都能在小镇里找到。
图17:拓峰科技展出的高校精密机器人激光焊接工作站
图18:新松机器人展出的柔韧协作机器人
图19:国自机器人展出的巡检机器人
本届论坛不仅在组织结构,参会嘉宾、参会代表、场地规模及内容等相较前两届西湖论坛,都更加专业,丰富,在多方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13:机器人+智能时代专题论坛现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