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坐落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揭牌启用。从关键零部件、仿生机器人技术到医疗辅助、工业质检机器人场景应用,国辰迈联、微分智飞、青瞳、龙爪、幻肤等10家首批招引企业正式入驻,6家意向入驻企业签约。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协会会长、创新中心朱世强与余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梅建胜共同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揭牌。
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作为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余杭区合作共建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重要产业化平台,融合了企业孵化、加工制造、展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一站式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致力成为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要集聚地。
余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梅建胜为首批入驻的10家企业代表颁发“金钥匙”
6家意向入驻企业签约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协会会长、创新中心主任朱世强指出,产业基地的启用,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双向奔赴”,更是余杭区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生动诠释。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化,全力服务好生态企业。
余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梅建胜表示,智能机器人是潜力无限的未来赛道,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的顺利揭牌,既是未来所期也是产业所盼。希望入驻企业抓住风口,相互赋能,余杭区将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
揭牌仪式前,召开了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家座谈会,8家企业代表踊跃发言,就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度交流。余杭区相关部门就政策支持给予介绍。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余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今年以来,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浙江大学和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体系性优势打造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快速招引并集聚了一批机器人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初步形成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和场景应用等结合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目前,创新中心围绕机器人“强脑”与“强体”技术研发,即将推出一批智能机器人技术成果和标志性产品。
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云伟,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碧清,余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体员工参加揭牌仪式。
杭州市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是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余杭区共同支持建设的科创平台,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营。创新中心以“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引领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使命,致力于实现“让机器人更好服务人类”的愿景。
创新中心紧扣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线,建设一支由院士领衔、省部级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机器人专业化研发队伍,以人形机器人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产出一批高质量机器人技术成果和标志性产品,引育一批机器人创新企业,举办一系列机器人主题赛展会活动,打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创新中心以“强脑”和“强体”为核心研发任务,以产品化、产业化作为科研业务牵引,以高水平团队建设为关键支撑,以多学科资源整合为创新驱动力,以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为核心动力,以高质量生态建设为辅助动力,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Zhejiang Robot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ZRIA)是在省政府的关怀与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于2015年9月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的基础上发起成立的,是由省民政厅认定的省内唯一的省级机器人行业组织。协会汇集了省内200多家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是浙江省机器人科技与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协会由著名的机器人专家学者、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教授担任会长。
协会为会员提供政策解读、行业研究、标准制定与推广、技术成果鉴定、企业品牌建设、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通过举办一系列高层次、多元化的交流活动,激发不同领域的合作潜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致力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推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